至幸

佛系更文,随心随性随缘随意。

《莲花楼》:原著白月光,剧版朱砂痣

还记得莲花楼播出那一天晚上激动的心情。如今剧播完了,我前几天也看完了,书是去年看的,浅谈一下我的感受,顺便今天来理理思绪。


剧版和原著是有很多不同的,这是肯定的,避免不了的。其实我这样的比较也没有什么意义,书是好书,剧是好剧,书剧分离是肯定的。但是本人纯粹是为了来理理自己的思绪。各位不想看的部分可以跳过。写了很久,全文一万➕,真的非常冗长,非常啰嗦,非常繁杂,出个省流版。


一、剧版与原著的不同

1.李相夷不回四顾门的原因改变了。

2.剧里增加了李相夷的师父和师兄。

3.剧里开头李莲花还是有一点点执念在的。有一点点,但是真的不多。

4.剧版加深了李莲花与方多病之间的羁绊。

5.笛飞声人设的变化。

6.三人组的设定

7.李莲花身份的改变

8.四顾门人和江湖人的变化。原著“江湖”,剧版“侠义”。

9.乔婉娩人设的变化


二、剧版莲花楼绝对值得一看


三、李莲花人物内核没有变!没有变!没有变!他不是圣父!他没有不想活!


四、给成毅老师磕一个


五、再强调一遍,本人书粉也是剧粉!


六、一些想对相夷和莲花说的话。


PS:有几段话是直接用的微博和小红书上大神的剧评,因为你们写的实在太好了,完全就是我内心的感受,看到你们的文字我都不知道该写啥了,你们简直就是我的嘴替。本人文笔真的不好,为了准确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就直接搬了。如果不妥,先说声抱歉,然后评论区或者私信我都可以,立刻就改。


一、剧版与原著


1.李相夷不回四顾门的原因改变了。


原著中李相夷不回四顾门是因为自己伤得太重,前些年他一直在养伤,后来逐渐的释怀。


剧中是因为李相夷回到四顾门之后看到门人死伤惨重,百姓遭殃,再加上乔婉娩的那一封信,他觉得是自己拖累了他们,而产生了愧疚。


原著:云彼丘脱口而出,“你为何不回来……”,

一句话没说完他已知道错了,李相夷恨极四顾门,他是何等孤高自傲,即便饿死又怎会回来? 


李莲花笑了,“呃……有些时候,我不是不想回来……”他悠悠地回忆,“我也记不太清了,有些日子过得糊里糊涂,太难熬的时候,也想过能向谁求助……可惜天下之大,李相夷交友广多,结仇遍地,却没有一个能真心相托的朋友。”他轻轻叹了口气,“也就是少年的时候,浮华太甚,什么也不懂……”略略静了一会儿,他又笑道:“何况那时我日日躺在床上,有时爬也爬不起来,即便是想回来,也是痴心妄想罢了。”


2.剧里增加了李相夷的师父和师兄。


原著开头李莲花就已经放下了所有的一切,不在世俗之中。而剧版的李莲花有了牵挂,他有了师门,有了寻到师兄尸骨的一点点执念。


这和人物设定是有关的。就像前几天藤萍老师说的一样“书里的李莲花并不觉得李相夷是他的悲惨遭遇,他觉得的那只是他的中二黑历史;但剧里的李莲花的过去是他的悲惨遭遇,并不是黑历史。”中二黑历史可以置之不理,但悲惨往事不能。


我之前无意中看到网友说,之前李莲花去破案就是想给自己的生活找点乐子,我觉得这个理解很好。原著中的每个案件其实相对都是比较散的,李莲花几乎都是因为意外或者是不得已而被卷进去。而剧中李莲花去破案,他在江湖的活动就有了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剧版将这些案件用一个大的案件串联了起来,这个改编其实是必然的,因为如果按照原著来拍的话,电视剧是没有连贯性的。


3.开头的李莲花还是有一点点执念的。


有一点点,但是真的不多。十年后,他再度寻找师兄的尸骨是因为笛飞声出现了,他觉得有了希望。但这十年间,他更多的是享受生活。


网友:原著的李莲花超凡脱俗,更像历难归来后大彻大悟的神佛,超然物外,俯眼看人间。


可剧中李莲花是历经十年却依然心存惦念的人,他是为红尘俗世所扰的芸芸众生,是有烟火气的落地的人,蹚着坎坷泥路一步一步走出过往的苦难,放下更像是无力改变后的一些刻意遗忘。


当十年后旧人往事卷土重来,逐渐勾起他心中所有被压抑的情感,随着一件一件事解决,才一点一点真的放下。可以说,在十年后他人生的最后一年,才开始与这个江湖作真正的告别。决意超脱,甘愿平凡,出世却不避世,放下却有惦念,这是凡人的慈悲与柔软。


剧里让他落地成了鲜活的人,观众真情实感的陪他一同回溯了过往半生,少时繁华到风雪加身,有人怨他愧他,亦有人爱他念他,人世走一遭,总希望他能留下些什么。


4.剧版加深了李莲花与方多病之间的羁绊。


原著当中的方多病与李莲花就只是好朋友而已,原著开头他们就已经认识了六年了,他所遇到的就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李莲花,他们之间的友谊始终都是很纯粹的。方多病不在乎他是不是李相夷,他知道李莲花很多时候都是在忽悠他,可是他并不在乎。他从来都没有怨李莲花瞒着他,到了最后知道李莲花就是李相夷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反而是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


原著:方多病怪叫道:“他妈的,我的意思是说刚才用什么‘婆娑步’撂倒那两个人的人不会就是你吧?李莲花的话是万万不能信的,你说黑的,十有八九是白的;你的武功是三脚猫,但说不定是装的;你说没看见,说不定其实就是你自己。”


方多病呆呆地看着晴空,摇了摇头,“他没有扯谎。”他道,“他虽然是个骗子,却从不怎么骗人……真的……不怎么骗人,只是你我没明白……”他喃喃地道,“没……没太把他当回事……”


剧版中李相夷成为了方多病的师父。十几年来,李相夷一直都是方多病的精神支柱 ,他因为李相夷的一句话而努力治病,到最后终于能站起来终于能拿得起剑了。面对四顾茶会对李相夷的污蔑,方多病毫不犹豫的回怼,他对李相夷从来都是毫无理由的维护。世人只当李相夷是四顾门的门主,是所有的依靠,是高不可攀的英雄;可方多病知道李相夷也只不过是个喜欢背着人吃糖的孩子罢了。


李莲花是方多病初入江湖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方多病觉得李莲花对自己来说始终都是意义不同的。到后来,方多病拿剑指向他,质问他。我觉得是他发现李莲花就是李相夷那一刻,对朋友一直以来的欺瞒的伤心大过了对师父归来惊喜,在他心中他早已在乎李莲花超过李相夷了。


再到后来,原来自己一直敬仰的师父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是同一个人,他们之间的羁绊无疑更深了一层。后来,方多病也是心疼李莲花的吧。


再说方多病对于李莲花。


李莲花说:“李相夷若知道十年之后,有一个人这么懂他,那是会很开心的。”


李莲花得知方多病是师兄的儿子后,就一直叫他方小宝,他在方多病中了罡气后把自己的独门内功扬州慢传授给了他,说“好歹叫了李相夷这么多年的师父”,后来他又把自己的“相夷太剑”传授给了他,基本上是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给了他。


按理说,在当时他认为师兄的尸体已经找到后他应该已经不想再掺和江湖事了,可他还是为了给方小宝解罡气而主动去元宝山庄借泊蓝人头。


这两人携手破案的过程中,他对方多病一直都是循循善诱,最初他说方多病是个生瓜蛋子,可到后来从阎王娶亲一案中就可以看出,曾经的那个生瓜蛋子很快也可以自己独挡一面了。


还有,从元宝山庄到石寿村再到后来李莲花为了救方多病直接暴露了自己一直隐藏的身份,他每次开大救方多病都是以耗费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从始至终,他都担得起“师父”二字,也担得起方多病“最好的朋友”之名。


5.笛飞声的人设也有了很大变化。


原著中笛飞声出场不多,还是想和李相夷比武甚至想杀了他,可到了最后笛飞声也放下了。而剧版的笛飞声和李相夷更多的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你我之约,无人可以替代。剧本中“他只要活着,就是我的对手。”两人都是一眼就认出来对方,笛飞声则是在看到婆娑步之后更加确定李莲花就是李相夷。知道李莲花只剩一成内力之后就想带他去找灵药;知道当年他险胜半招是因为李相夷中了碧茶之毒后,就想着治好李相夷然后再和他堂堂正正比一场。


剧版笛飞声只是个武痴,但绝不是个坏人。有看到网友说笛飞声一直这么执着成为天下第一会不会就是想回到笛家堡找家主复仇,我觉得是有道理的。笛飞声在拿到罗摩鼎给自己解了痋术之后还给笛家堡的其他人都解了痋术,在笛家堡那样一个培养死士的地方中出来,他并没有变成一个杀人如麻的魔头,相反,他依旧光明磊落,有大侠风范。“天高海远,任尔等自在纵横。”


6.三人组。


原著中其实很多案件都是李莲花自己一个人来完成的,偶尔会有朋友陪着他。方多病并不依赖于李莲花,他有自己的生活,只是偶尔出现。李莲花也并没有养狗,这么多年,一分一秒,几乎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度过。


怎么说呢,相比于原著,剧版中李莲花与方多病的相遇晚了六年,但他们相遇之后 他们之间的羁绊反而变得更深了,李莲花不再是孤身一人,方多病几乎时时刻刻都会缠着他。我相信李莲花遇见方多病之后他是快乐的。剧版莲花楼三人组在一起时互损互助互爱,倒是创造了一个和原著不一样的江湖。不管怎样,我想后来李莲花有方小宝和笛飞声陪着的时候,应该是快乐的吧。


7.李莲花的身份也做了改变。


原著中李相夷好像没有什么身世,剧中给他加了一个南胤皇室和当朝皇室后代的身份。我觉得给李莲花加了这个身份主要是增加了剧版的戏剧性还有推动李莲花最后的选择。


剧中单孤刀一直嫉妒李相夷,直到后来他以为自己是南胤皇室的后代而下了这么大一盘棋,苦心经营了十多年,最后发现一切都是假的,原来李相夷才是南胤皇室和当朝皇室的后代,原来他十多年来的煞费苦心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同时李相夷皇室后代的身份也推动了他最后选择把唯一能救他性命的忘川花交了出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皇帝放心,才能保住方家的性命。


前两天我在想,如果编剧没有给李莲花安排这个身份会怎么样,如果单孤刀就是南胤皇室的后代,反正到了最后阿飞不是也成功取到了单孤刀的血吗?母痋也照样会被毁掉,为什么一定要李莲花来当这个皇室后代?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人,那是不是他就不用把忘川花交出去,是不是他就可以长命百岁了?


可是这终究是站在观众视角上想的,站在李莲花的视角上来说,他的出身是注定的,哪有这么多选择。


我想了又想,我还是意难平,为什么一定要给李莲花安排这么个身世,难道就是想让单孤刀的十多年成为一个笑话吗?为什么?为什么?我不在乎单孤刀怎样,他最后是死是活他怎样死他最后是不是个笑话我都不在乎,我只在乎李莲花能不能长命百岁。


我越想越难受,越想越难受,李莲花已经够苦了,为什么到了最后还要因为一个看起来根本就是“突然出现”的身世而把能救自己性命的忘川花交出去,为什么就不能让他好好活着?为什么要给他加上这个身世?我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恶循环……


直到后来我好像茅塞顿开,我想如果……就好了,唉,哪有这么多如果。可是……哪有这么多可是。


8.还有剧版有点改动的就是四顾门和江湖的人了。


原著中四顾门的人也是隐隐约约就感受到了李莲花就是李相夷,只是他们觉得李相夷何等风采,想比之下李莲花又算得了什么。他们要找李相夷,可李相夷就站在他们面前,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罢了。这也是原著和剧版中人心讽刺的地方。


虽是如此,但是原著中四顾门还有江湖中人对李相夷可从来没有造谣抹黑过,更不会因为一句话一句谣言就好像被带节奏了一样,毫无自己的思想。倒显得有些俗套,失了侠客之风范了。


李相夷锄强扶弱,匡正武林。原著中的李相夷是整个江湖的白月光,万人敬仰,精神领袖。“交友遍地,结仇无数",交友交的是义气之友,结仇结的是奸佞之臣。


他们对李相夷有忌惮,有嫉妒,但是都是发自心底敬佩的,而不是畏惧。原著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果这样的脏水泼到李相夷身上,江湖中人也只会第一时间去质疑那个给李相夷泼脏水的人,而不是去质疑李相夷。感觉就是李相夷做了一件事,如果他们不理解,他们也只会觉得门主这样做自有门主的道理,而不是像这样被带节奏在四顾茶会上这么放肆。


如果说四顾茶会上的谣言是肖紫衿传出去的,是肖紫衿买通了那些人,不假,那就来说说肖紫衿吧。相比于剧中的肖紫衿,我个人还是喜欢原著中的,(也仅仅只是相较于剧中的肖紫衿而已)因为我觉得原著中他的人设更好一些些。原著中肖紫衿起码也算得上是个大侠,虽然小人行径很多,(无论原著还是剧里,我都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讨厌肖紫衿)他是会嫉妒李相夷,几次三番来找他想逼他动手,想逼他跳下悬崖,一了了之,可他并不会给李相夷泼脏水,三观起码还说的过去。他只能说是卑鄙,但不算是奸佞。(当然了,这并不影响我连着原著中的肖紫衿一块儿讨厌)。


说实话,我也确实不太能理解四顾茶会这一段剧情加进来的意义在哪。


是为了突出正派的虚伪?可是正派已经够虚伪了。


是为了推动后来李莲花与方小宝之间的矛盾?可是为何要设置一个这样的矛盾?


是为了突出“人人忆他还负他”中的“负他”?也许是为了虐李相夷吧,可是李相夷已经够惨了,别虐了,轻点虐吧。


(我看这些人还是感觉李相夷已经不在了,才敢这么放肆,啥也不是,有本事当着李相夷的面说啊,你看他们还敢不敢说一个字儿。李相夷往那一站,底下的人吭都不敢吭一声。


我真服了,虐李相夷和李莲花虐起来没完没了了是吧,他俩的命也是命啊)


还有剧中的只有刎颈剑才能穿透软甲这个设定,感觉像是给方小宝量身定做的一样。


除了这两点,对于剧版我挑不出来任何毛病。


(当然了,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剧中除了主角团,其他人给我的江湖感并没有原著中的重。虽说原著和剧中其他人一样,追崇的只是李相夷作为强者的力量,但不可否认其江湖气息。原著带给我更多的感觉是“江湖”,剧版带给我更多的感觉是“侠义”。


原著更有江湖感,剧版更有侠义感,但是二者并没有割裂,只是相比较而言。


电视剧需要这种冲突与矛盾,所以改编的可以理解,这并不影响这部剧是个伟大的作品。李莲花没有变,只是把书里其他人物扩大了点阴暗面。


总的来说,原著中的江湖是一个更理想化的江湖,而剧中的江湖则更加现实。也许是因为本人是个理想主义者,所以会更喜欢理想的江湖,所以对于四顾茶会那一段情节确实不太能理解不太能接受。没关系,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部剧的喜欢。本人自我洗脑能力很强,我就当这段我没看过。


9.还有乔婉娩。


个人认为乔婉娩的这条线改的很不错。有人说乔婉娩与李相夷那么惊艳的人相爱过,怎么还会爱上肖紫衿这样的小人。有人说李相夷那么优秀,乔婉娩为什么要给他写分手信。


李相夷爱江湖也爱乔婉娩。“任武林谁领风骚,我却只为你折腰。”网友说“对阿娩而言,他很普通,不是名震武林的天选者,不是人人敬畏的掌门人,只是坠入爱河的少年郎,心境纯粹,眼透温润,满载柔情蜜意。阿娩孱弱,两人习剑他剑法轻盈;为卿一笑,月白风清他红绸舞剑。他也会想方设法讨她欢心,双向的爱念使得两人暖昧非常,谁人不羡这天造地设的一对江湖鸳鸯,乔婉娩与李相夷。”是啊,李相夷怎么会不爱呢,红绸舞剑只为博得乔婉娩一笑;他是天下第一的四顾门门主,但他也会为她去排很长的队买她最爱的桂花糕;只因乔婉娩爱梅,看到异种梅树时为了折梅与人比武;他是顶天立地的四顾门门主,可他会挖地道来哄生气的女朋友;她亲手为他秀的香囊他带了十年。


她又怎么会不爱他呢。他是她年少的初恋,是少女内心最美好的悸动。也许当初她写分手信是因为觉得自己有喘症,配不上天下第一的李相夷,怕自己拖累他,她一直追随在他身后,她太累了。“谁人又可一直仰视日光”。但其实,我觉得她是希望李相夷留下来的,她希望李相夷不再去过多干涉武林能多陪陪自己。(代入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像是我们平时觉得男朋友天天都太忙了没有时间陪自己,然后我们就说分手吧,其实是希望男朋友多在乎在乎自己,就是那种小女孩的心思。)又或者她不是不爱,而是爱得太累了。在原著中,乔婉娩曾数次想为李相夷殉情。她年年为他祈福,却一只往生灯都不肯放。她苦寻寻少师,转辗四十三手终于回到百川院。明知香灰会引发喘症,却还是会为他求佛珠祈福。


可是,十年了。


十年啊,一笔带过的十年,却是乔婉娩真真切切的光阴。


网友:乔婉娩纠结,其实是因为一边困在过去无法自拔,一边渴望开始新生,所以有些人说的是对的,她确实是在寻求解脱,努力自救。


十年来,她以为她的分手信是害死李相夷的因素之一时,她的感情就变了,不再是单纯的爱与不爱,中间掺杂了愧疚,后悔,自责。李相夷对于乔婉娩来说,不仅代表了不可替代的过去,也代表了乔婉娩心中所推崇的江湖道义;不仅只是她青梅竹马的恋人,也是她生命里很重要的人,所以她才会困住自己十年。


十年,一番更迭,物是人非。


 “他总是有忙不完的事,几乎从来不睡觉,很会花钱,喜欢命令人,总是把人指使来指使去的,却总能办成轰轰烈烈的事。相夷也从不宽恕任何人。”乔婉娩当时虽然全心全意爱着李相夷,但在李相夷的心里,江湖和武林要比儿女情长更重要。 她和李相夷之间没有谁配不上谁,他们的相处确实是两情相悦的,都在全心全意爱着彼此。命运弄人,长大后的李相夷也只怕乔婉娩不能幸福,希望乔婉娩的良人能与她白头偕老,好好爱她照顾她。他们都没错,只是命运使然,错过了。


后来,她重新遇到了他。她很清楚不管是十年前的李相夷还是十年后的李莲花,与乔婉娩都是没有结果的,所以在那之后她就把李莲花当成了自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朋友。


就像陈都灵所理解的:“这一声“阿娩”等了十年,期盼的其实就是一个平安的消息、一次正式的告别。”


至于她有没有爱过肖紫衿,他答应肖紫衿结婚是真的爱他还是因为不想辜负肖紫衿对她一直以来的陪伴,我不知道,我认为也不重要。


网友:“乔姑娘只属于她自己”,她可以美丽,可以柔弱,但她不能失去自我,她可以妩媚,亦可以刚强。她对待感情很成熟又很清醒。因为无法与李相夷并肩,所以写信与李相夷分别,再见李相夷虽然悔恨也没有放弃眼前人。但当她发现,与肖紫衿价值观不合之后,亦选择果断放手。她只是乔婉娩,她属于她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男人,敢爱敢恨,清醒独立,一身正气,拿得起放得下,有自己的原则,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会为了男人去改变自己。


网友:初恋组就是极致的be美学,逃不脱的宿命,越用力挣扎,越无路可退。无可奈何,便如此吧。他们两个的be没有撕心裂肺,没有谋求算计,没有狗血误会,更没有恨与背叛。只是,他们两个人的性格,人生经历,毕生追求,注定了无果,注定了这十年的苦痛。




原著和剧版哪个好不做比较,都好,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读起来都酣畅淋漓。再强调一遍,本人只是为了理理思绪。



二、剧版莲花楼绝对值得一看


莲花楼剧情流畅,节奏紧凑,环环相扣,留下悬念,但逻辑清晰,案件发人深省,没有废笔,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感情戏。没有讨厌配角加戏,反而还挺惊喜,还加入了很多喜剧元素破案轻松愉快,该哭的哭,该笑的笑,很不错!演员,演技,台词,打戏,服化道等各各方面在我看来都是一等。莲花楼的破万是我见过最没有水分的破万,莲花楼的剧情是我见过最没有水分的剧情。说这剧情跟被烘干机烘过一样一点都不为过。


因为要影视化,与原著有不同那是一定的,但李莲花的人物内核没有变!!!



三、李莲花的人物内核没有变


他不是圣父,更没有不想活!!!


他救赎自己,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勇敢释怀。


首先,他不是圣父!!!


他也恨过,早些年,他想杀了所有害过他的人,可是后来迫于生活,他渐渐开始忘记仇恨,开始放下这一切。


他在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师兄做的局之后,怀疑师兄没死,果断开棺验尸;知道是师兄杀了师父后,拼着最后一口气要为师傅清理门户;知道师兄做局想要颠覆天下的时候,他果断选择阻止。


他所做出的选择都是最优解。


他说“我不入局,便是最好的解局”。


网友:当他安安稳稳过了十年逍遥日子后,爱情亲情友情的选择接踵而来,仁义和责任心是无法看着他们当场死亡,只能一次次损耗自己。他对乔姑娘说: “你要好好的活下去,为自己而活”,他怎么不想好好活呢?他也想,只是他人刹那间的生死就在眼前,顾不得自己的活罢了。


别忘了他曾是天下第一,很多事情,他心里有数。如果能轻易找到解毒的办法,无了大师怎么会不知?下毒的角丽谯怎么会确信李相夷必死无疑? 就说明这毒根本没得解。


到了最后,云彼丘真心悔过,他想像之前说的那样要护住四顾门众人,有何不可?到了最后,以师娘一命换一命,他会愿意吗?到了最后,若他不把忘川花交出去,皇帝迁怒方家,又当如何?


他只是很明白,不想把生命浪费在一些明知没有结果的事情上,更何况还要打扰其他人,还要牺牲自己平淡的生活。所以李莲花不去白费力气。这毒,它就是解不了。李莲花只是看淡。他已经不是李相夷,而是李莲花,又有什么理由不想活呢? 他只是活不了,只是接受现实好好珍惜当下罢了。


其次,他没有不想活!!!


1.他救赎自己


之前看到网友们在争吵的一句话:“李莲花世界破破烂烂,方小宝缝缝补补。”对于这句话,本人看来,如果非要说方小宝温暖了李莲花,可以,方小宝的的确确像一束温暖的光打在了他身上,让他不再孤单,可这不是救赎,而是陪伴。


对于李相夷来说,方多病更像是他的知己,“李相夷若知道十年之后,有一个人这么懂他,那是会很开心的”;对于李莲花来说,方多病是他最好的朋友。可是归根到底,李莲花之所以被这么多人喜欢,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自渡。


李莲花不需要别人的救赎,他就是自己的救赎。“江湖破破烂烂,李莲花用命缝缝补补。” 李莲花的精神内核是极其强大的,说李莲花被别人救赎,那就没有真正读懂李莲花。


网友:若非要说救赎,也应该是李莲花在救赎昔日的李相夷。是李莲花的自我救赎,是一场长达十年的自渡。李莲花学会了针线,将李相夷的破碎缝补起来。


“有段时间,什么人都恨”。相夷他从不宽恕任何人,但是李莲花却原谅了所有人。下毒、背叛、夺妻他都一笑而过。李莲花救赎了李相夷,使他心中不再执着于恨。


2.他热爱生活。


他说:“这十年我忙着好好照顾自己,忙着好好生活。” 


他不执着于过往,李莲花这一生就想过一些简单的生活。做做饭,养养狗,种种萝卜,浇浇花,李莲花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他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无论怎样,他都会努力的生活。


有人说因为他师兄的背叛,让他这十年成为了一个笑话。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他始终都在努力的生活,他问心无愧。他不纠结,不纠缠,不埋怨,热爱生活,勇敢释怀。这十年以来,他忙着好好照顾自己,从始至终,他对得起自己,未负道义。


网友:李莲花这十年除了找师兄的尸骨外,也一直有在好好生活,他学会了洗衣做饭混成江湖上有名的神医,养着一条狗,拉着一座楼到处跑,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他的精神内核越来越完整强大。所以即使编剧埋了师兄诈死变成终极大反派这条线,李莲花再悲痛欲绝,也不能将其打倒。所以这十年绝没有百过,绝非一个笑话。


3.他敬畏生命


他说:“哪个人不怕死,我只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


网友:李莲花对生命,是敬畏的。次次结案,对于已死之人,他都是唏嘘共情的。最直观的,落日官道下救出狭缝里的雀鸟,他是热爱生命且珍惜生命的。他想活,他向生但不贪生。因为死过,才决议守护;因为活着,才选择宽恕。


因为他敬畏生命,所以他认为有很多比活着更重要的事。因为他敬畏生命,所以他才会一次又一次用扬州慢来救人。


死亡和他没什么关系,生命才对他有意义。


成毅讲的人物内核,李莲花的“成为众生”,是洒脱地进入这滚滚红尘之中。不是不想活,他惜命的很,只是这些所有加在一起,才是他。他只是坦然接受了。


李莲花于生命,是热爱,珍惜的。李莲花于死亡,是不畏惧,释然的。他不畏死,更不惧生。


网友:他也并非不爱惜生命,只是比他生命更重要的事,还有很多,他是南胤后人,是武学天才,是名震江湖的天下第一,有高贵的血脉,可他的存在,会让大熙国动荡,他说皇帝是个明君,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存在,而让百姓遭受苦难。如果李相夷自私一点,只想着自己活下去,不去管那些人的死活,那他就不是李相夷。李相夷是风光霁月,顶天立地的大人物,是一代大侠。人人都想成为李相夷,可是李莲花不想。别用你的遗憾去束缚他,“那高处我去过,没意思。”李相夷的人生虽然短暂,却充满精彩。


网友:李莲花他一定是热爱生活的,这十年来,他有好好照顾自己。研究菜谱,打扫种花,学习医术,有时候还会挣点小钱。他会动用扬州慢去频繁的救人,不是他的自暴自弃,也绝非不惜命。只是,他觉得值得。人命,是宝贵的。而他,终究是要逝去的。他,知天命而不抱怨,从容的面对死亡。细数生命的流逝,能够直面生死,也是大智慧。


4.他勇敢释怀


他说:“这人生无常嘛,纠结无意”。


最后的最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从来不是他一开局就给自己下的死亡判决书,而是顾全所有人后,发现自己只有这样的结局,他却还是洒脱接受。他想要生,可世事弄人,然而纠结挣扎无意,徒增烦恼罢了,故坦然接受,勇敢释怀,不强求。李莲花只是比一般人提前看的开,他是真正的达者。


他温柔,强大,悲悯,通透,豁达。


李莲花最终还是会成为李莲花。


“令牌虽在,我却舍不得那五十两银子了。”



四、然后,给成毅老师磕一个,没有人比成毅老师更懂李莲花。


成毅对李莲花的解读:


1.从最高的神坛跌落的时候,他没有俯视众生,他看见众生,懂得众生,成为众生。


2.李莲花他是很快乐的,他对他的生活也没有很多的抱怨。


3.李莲花的江湖就是,遵循自己的内心,不在意别人怎么去看他。


4.柔和的冷漠敷衍。


看了藤大的采访,对成毅的佩服又增加了,对李莲花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更理解了“柔和的冷漠敷衍”是什么意思。就像藤大说的:他其实不太接纳别人进入他的生活。


“柔和的冷漠敷衍”,真的是非常美好的滤镜啊,带着这个滤镜看《莲花楼》,真的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而成毅老师所说的“遵循自己的内心”让我想起来人民文娱对《莲花楼》的评价:“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从鲜衣怒马,立于武林之巅的四顾门门主,到采菊东南下的江湖游医,不管是身处万人追随的豪气人生,还是走下神坛生活曲折之际,他始终坚持自己,不沉溺于过往的成就里,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也不活在周遭人的定义里。


看剧的时候,李相夷的桀骜,李莲花的各种小表情等等真的演的太好了,再加上成毅的原声台词真的简直不要太符合。看剧的时候我甚至忘记了他叫成毅,他就是李莲花本花,李相夷本夷,给我的感觉就是天选李莲花,天选李相夷。


我看完大结局之后,看到成毅老师总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对不起,成毅老师,没有其他的意思,无意冒犯,实在是因为你演的太好了。谢谢你演活了李相夷和李莲花。书粉并不高贵。剧中的李莲花不同于书中的李莲花,但是只有成毅能演李莲花!



五、再强调一遍,我爱书,也爱剧。莲花楼有今天的成绩是全体创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感谢优秀的导演,编剧,演员,以及所有的幕后工作人员。四顾门没了李相夷确实不行,但是莲花楼少了任何一个人都不行!!!


总的来说,莲花楼是兼具影视化需求和原著角色内核,是逻辑自洽的改编。



六、最后的最后


网友:我本来想写同人给你一个好的结局。但是我思来想去大概不能了。因为同人写出再好的结局都不会是李相夷。李相夷就是这样的,少年时想成为天下第一匡扶武林,后来为了师兄可以和笛飞声东海决战。受伤的前三年他发誓一定要报仇。但是后来他变成了李莲花。李莲花教方多病成长,教笛飞声向善,教乔婉娩放下,教自己别恨。他不再想着报仇,他将门主令牌当了五十两。他做菜,种菜,养狗,找师兄。后来得知这一切都是师兄的阴谋他拼着最后一口气要为师傅清理门户,用扬州慢就了云彼丘,把忘川花给了皇帝。


莲花楼不需要续写,李莲花已经是序章。他早就给了他自己结局


少时浮华甚,十年皆释然。


《一壶莲花醉》道尽了李莲花的一生:

求一杯逍遥醉相宜

题一笔故人同归去

不过是挑个自己喜欢的结局

问一句莲花的悲喜

断一柄弃剑入青泥

了了心事只不负众生而已


我也会想,如果当初没有那杯碧茶会怎样,他会赢了东海之战,会有兄弟喝酒谈天,会有挚爱一直相伴……他自创出这么多绝世武功,如果当初没有那杯碧茶,他又能创造出多少独门武功……以他的天赋,不知道会厉害成什么样……如果……唉……没有如果。


李相夷是月的皎洁,李莲花是月的圆缺。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他。李相夷是江湖的英雄,李莲花是自己的英雄。


只是,相夷,从始至终错的都不是你,后来你知道所有的真相之后,能不能不要再怪你自己了。


写着写着,我好像也没有那么执着了,人活一世,不亏欠他人,不辜负自己,这是你为自己挑选的结局,我不插手。李莲花,你的结局没有人能决定。


只是,我向神明祈祷了一遍又一遍,李莲花,下辈子,你要快乐,你要幸福,你要长命百岁。


只是,那个李家最小的孩子,下辈子别做什么天下第一了,健康快乐就好,外面风大,怕你冷,回来吧。


oe就oe吧,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全。江湖这么大,总有重逢时。一定有人见过他,到时候一定告诉我:他过得很好。这就足够了。


李莲花,前两天我们这下雨了,我回去的时候没带伞,可把我淋坏了。原来每到下雨天,我还是会想起你。从今往后见山是你,见水是你,见柔情万物皆是你。


江湖熙来攘往,你我有缘,定会重逢。


往事流转在你眼眸,一边遗忘一边拼凑,如我虔诚合十双手,唯愿你能得到拯救。


不说了,大半夜,写着写着又哭了。



评论(66)

热度(996)

  1. 共10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